第215节(1 / 7)
科举变革
大明正元四年,是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对大明的崛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先是年初传来了灭金的好消息,从而使大明的东北方不再有外患。而后又与蒙古进行了和谈,北边的情况也缓和了下来,不久后更是传来蒙古草原上诸部之间相互征伐的消息,民间有传言这也是朝廷所为,使得犯大明边境的一些部落都受到了重创。
而让百姓们更感兴趣的是大明对外态度的一次改变,以往那些来了就能得到善待,而且还能带走许多财物的各国使节这次却被弄了个灰头土脸。本来百姓对连自己都吃不饱,国家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强调天朝上国威风的行为就很不以为然了,现在朝廷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委实让百姓们又惊又喜。
当然,也有对此很看不惯心理的。那些不必为生计发愁,一心只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里的腐儒们在得知此事后连连叹息人心不古,这分明就是大明衰败之征兆。在他们看来,国家就应该在左近小国表面的感恩戴德之下拿出原来可以给百姓的钱去做一些面子工程,否则就是让人叹惋的事情。
面对着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唐枫只是不屑地啐了一口,便将之丢到了一边。清谈最是误国,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对朝廷的政策提什么看法,因为他们不配。当然,他也不会因此而降罪于那些人,只是留上了心,不会让这些人成为官员而已。
在外部的敌人已经完全被消灭,而大明内部也安稳下来之后,唐枫的目光就落在了其他方面上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还有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自己的铁腕手段强行推动着的,若是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自己就会步许多前辈的后尘了。
历史上,改革之人多是才干之士,但真能成功,且在身后依然有人奉行不悖的却很少,或许只有商鞅等寥寥几人而已。至于大多数的,则是如王安石等一般,在他在任时一切都好说,可一旦当他们从位置上退下来,或是死后,一切就会变回原来,即便是当朝的张居正这样的猛人,最终也是落得这样的下场。
要想不出现这样的悲剧,唐枫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现在自己还年轻,就应该趁着年轻多提拔些有新思维的人出来。其实大明后期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至少不会如前期和满清时那样禁锢百姓的思维,所以他要从中找出帮手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一点却让他很是为难,那就是能当上官的在这一点上必然与他有着冲突,至少很少有人能够认同他的一些改革的方案,这样一来他就需要让一些肯支持他的人走上仕途了。
大明的官员来历只有两方面,少数是靠着祖上的功劳,因门荫而为官,不过这些人并不能担当什么重要的位置,说白了就是朝廷出钱养着的米虫而已。而大多数做事的,则是通过科举正途走上来的官员。而这些科举上来的官员都是深受儒家思想洗脑的人,讲究的是法先王之礼,今不如古,自然对唐枫这样的改革之见大不以为然了。
所以一开始,唐枫想到了改变官员进入的方式,也就是让其他方法代替科举,从而找来能够帮自己的人,可是在一番细想和其他人的对话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明白了,一旦自己真这么干的话,立刻就会被人推翻,即便手里握着兵权也是无法与满天下的人为敌的。
自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就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无论换了什么人做皇帝,都会将这种制度给推行下去,因为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所在。只有这条路,才能使寒门子弟有着向上前进的希望,大家都认准了这一点,若是突然罢了它的话,其反弹就不是唐枫能承受的。
而且在细想之后,唐枫也发现科举制弊端再大,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至少它很公平。除了个别居心不良的人会舞弊之外,它能公平地选出最有学问的人来治理这个国家。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他自己想到的什么公务员考试只会比它更不公平,因为公务员考试有着太强的主观性。有时候外国的,后世的经验未必就一定适合本国的,现在的国情。
不过唐枫还是打算由科举入手,只是不是全盘否定,放弃用这个方式取官,而是改变科举考试的方式。自朱元璋取下大明天下之后,为了便于统治,虽然依旧行的科举,却改变了它的方式,那就是八股取士。这显然就大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他们的知识和修养无法真正得到开发。虽然短时间里看对大明的统治很是有利,可在二百年后的今天,这却已经大大地阻碍了民族的进步。所以要想国家发展,这一点是必须要改变的。
当然,大明的科举考试也不是光有八股作文而已,也是有着策论的,只是这一点相对来说很不起眼,众多的考生也只盯着八股看,只知道背那四书五经。可实际一个官员的能力却是体现在策问上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很无奈。
通过与一些有识之士的谈论之后,唐枫终于是抓到了这一点突破口,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样一来,既能如自己所想的提拔出更有能力的官员来为大明的振兴尽一分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