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修 第273节(1 / 2)
“嗯?师兄,你也是读研究生?”
“博士后!”
“我去,咱们同班,多关照!”
“用不着,你我负责的不是一块,你是负责管路的成型和材料契合,我是金属盐,这是资料拿去看,然后熟悉设备,这半个月你需要做到这套特种设备的熟悉,然后帮我们把管路建立起来!”
这位师兄姓易,整个一天季东青数了一下,对方抬头五次,其余的都是在看数据,然后调整一些粉末。
一系列手续,包括严格的体检做了一下午,季东青这才拿到了各种卡片。
晚上的时候对方更是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去了另外一个实验室,季东青刚来就是看一摞文件。
第二天季东青刚刚有了个眉目。
“易师兄,这是临界金属,不好弄……”
“对,走了十二个了,你是第十三个,加油!”
“我勒个去!”
季东青真想摔筢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己滋贺教授一脸,弄来弄去给自己弄了个临界金属,暗骂你特么是不想让我毕业了。
所有已经应用的这些民用材料,甚至绝大多数军用材料都是稳态金属。
只有处于研发状态,特殊应用系列的金属是那种临界金属。
这是一种逆天的设计
这个在科学杂志上面都很难查到,只有某些国家的某些院所在做,或者说这玩意就不应该存在。
五大国的一些院所常年研究这玩意,季东青没想到自己研究生直接就给丢在这了,早知道不来了。
正常来讲这种金属是在特殊环境下应用,超高温,单一环境,防护之类特别多。
就如同季东青的屏蔽室,材料里面就有大量的稀有金属,专门针对各种信号直接屏蔽,实际上屏蔽的就是形成某种反射。
当年这种金属也是临界金属,只不过技术成熟了,几层介质进行了包裹。
季东青仔细的研读这些晦涩的文件,偶尔找易师兄问一问,对方只是只言片语给解答,然后就行色匆匆的继续自己的研究。
有时候实在不懂了,季东青就去找钟老,钟老的处理意见很简单粗暴,直接丢过一本书或者杂志:自己研究去。
“老子懂还用到你这里读研究生,我日了狗了!”
心里虽然不满意,季东青却不得不承认,十五天自己进步飞快,对这种材料以及整个材料学拔高了一大块。
“你试验一下,看看这种金属的焊接有没有把握,如果今年还不能完成我们只能够接受保守的连接方式,那样将会导致我们的成本大规模上升,而且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你尝试一下吧!”
半个月后,钟老指了指面前的设备表情凝重。
前面是大玻璃罩,里面是两块弄好的金属,季东青跟前是两个手柄和几个旋钮。
“不能手持焊接?”
“不行,这两种材料你也看了,性质差得很多,产生的弧光对人的伤害太大,有些伤害是不可逆的,你要注意!而且你焊接这种金属一次不能超过两个小时,不然即便是有现在的防护也不行!我们现在的条件只能够做到这些,你要注意,我们手头的金属不多,你尽量小心操作!”
拍拍季东青的肩膀,钟老带着学生们往后退,季东青挑挑眉毛,心道知道不好弄还费这个事,真是没事闲的。
想到这里,季东青戴好防护眼镜。
双手拿住手柄操作了几下,设备还是很好用,用精密来形容不为过,季东青紧紧地盯着屏幕,焊枪缓缓地朝着金属结合面进行靠近。
按照资料上,这种材料还是传统的结构,主体是三层,最里面是一层稳态,中间是临界金属,最外面还是另外一种金属,季东青不知道这几种金属都叫什么名字。
最里面的是铁基含铬,最外面的是含铅,中间的这一层最怪,含钼和另外一种金属物质,季东青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见过,从来没有焊接过。
“滋……”
“扯淡,谁调这么大电流!”
第一枪就焊透了,季东青把微调按钮转动了好几圈,接着再试,电流还是大,季东青直接把电流调到底,然后反向调整。
“滋……”
“这还差不多,角度不对!”
季东青调整手柄,焊枪换了一个角度,接着开始继续焊接。
“呼!”
“啪!”
第一层金属焊接完毕,季东青开始焊接第二种金属,这下季东青又蒙了。
“我尼玛,这特么温度相差也太多了!”
季东青把旋钮调到最大,然后逐步往回调整,距离峰值不远,金属这才熔融。
“呼,谁设计的这个玩意?真特么……”
季东青再次调换焊丝,第三次外皮季东青直接重重的拍了一下防护罩。
“卧槽,上火!”
“啊?”
“火烤,这特么弄一个得炸一个!”
↑返回顶部↑